亲朋棋牌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运城要闻
我市采用“托管”机制盘活濒危医疗资源—— “托”起医疗新高地
来源:运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8 08:42

我市采用“托管”机制盘活濒危医疗资源——

“托”起医疗新高地

  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复旦大街2133号,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楼体上,“把人民群众满意当做最高追求”的标语赫然入目。

  曾经,陷入困境、门可罗雀的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举步维艰;如今,该院住院部病房使用率稳定保持在80%,点亮无数患者的康复希望。

  这是2024年运城市中心医院全面托管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并加挂运城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分院牌子后,带来的可喜变化。锚定存量改革,盘活濒危医疗资源,中心城区北部片区隆起的优质医疗资源新高地,令群众交口称赞。

  “托”起的是责任——

  临危点将,破局“起死回生”

  成立于1985年的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医院,承载着培养医学人才与服务民众健康的双重使命。那一时期,医院汇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与充满干劲的中青年骨干,凭借着扎实的医术和热忱的服务态度,迅速在本地站稳脚跟,成为当时运城地区民众信赖的医疗机构之一。

  2008年,随着运城护理职业学院迁址,其附属医院新院大楼也应运而生,但由于各种原因长期闲置。直至2020年,医院投入资金5600万元,用于新院应急救治升级改造。2023年3月底,位于红旗西街的附属医院老院全面搬迁。占地22亩新院的启用,不仅有利于深化医教协同,还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

  然而,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依然面临诸多难解困局。特别是,面临负债过大、专业骨干团队不健全等问题,医院发展举步维艰:药品耗材面临断供,职工薪资拖欠严重、情绪不稳,很多项目被迫搁置……

  面对困局,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立足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寻找以强扶弱“起死回生”的破局良方。最终,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运城市中心医院挺膺担当,接下这一“烫手山芋”。

  2024年10月22日,市中心医院对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全面托管,加挂“运城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分院”牌子。有着丰富医院管理经验的王飞临危受命,接任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一职。

  王飞,博士,硕士生导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担任市中心医院夏县分院院长两年间,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与创新魄力,带领县级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刀阔斧地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聚焦重点领域孵化优势学科,打造区域医疗技术高地;推动新院迁址工程,实现硬件设施与服务能级双提升。这一次,他能否不负重托再创奇迹?大家拭目以待。

  “托”起的是担当——

  机体“孪生”,再造“中心医院”

  步入高新区分院乳腺科,其Logo图案和色彩搭配,与市中心医院乳腺科护士站的标识不无二致。不仅如此,医护人员身着的工作服、佩戴的胸卡,也统一印刻着市中心医院醒目的徽标。

  沿走廊前行,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从护理理念的温馨展示,到医护团队风采的生动呈现,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市中心医院的文化基因。“全方位的统一视觉与文化呈现,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让前来就医的群众无需多言就能笃信,这里与值得信赖的市中心医院没有区别。”王飞说。

  文化建设,见证的是机体“孪生”。虽是“别家娃自家抱”的托管,却比“亲生的”还用情用心。自接手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以来,市中心医院不拘一格,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帮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深度下沉与融合。在管理赋能方面,市中心医院选派专业管理团队入驻高新区分院,在原学科基础上新增肿瘤科、乳腺科、康复科等优势学科,并以先进的运营理念重塑医院管理体系;同时,定期派遣市中心医院多学科专家坐诊,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在人才培养领域,市中心医院敞开大门,接纳附属医院5批次1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为期半个月至三个月不等的跟班学习。在硬件提升方面,市中心医院先后提供康复治疗设施、生物安全柜等医用设备,近期还将提供价值千万元的血管造影机,极大改善附属医院的诊疗条件。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市中心医院派驻人员的薪资福利也均由总院全额承担,未给附属医院增添任何经济负担。”王飞说,“截至目前,附属医院的170余名员工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业务开展如火如荼,特别是接诊数量大幅提升,从最初寥寥无几的个位数,发展到现在日接诊量突破百例大关。”

  今年1月14日,分院120急救站点正式投入运行,为周边地区患者搭建起更加便捷、高效的急救通道。截至目前,120急救车累计出诊次数不断攀升,为众多急危重症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孩托管,全家操心”,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分院的运营格外上心。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划拨年度专项财政资金260万元和300万元的额外补助,用于解决业务重启之初的职工薪酬、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托”起的是希望——

  错位发展,建设“急救前沿”

  “这里离我工作的单位运城学院更近,也更加安静舒适。医生和护士服务特别耐心周到,让人感觉非常舒心。”4月22日,在高新区分院住院部,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运城学院外籍教师洛伊德,对医院的就医条件连连点赞。

  今年53岁的洛伊德来自苏里南共和国,在运城学院英语系执教已有8年。此前他因患有糖尿病在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基于就近就医,转至高新区分院内科继续治疗。内科是附属医院原有专科,实施托管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住院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当日已达到31人。

  无独有偶,位于高新区分院7楼的骨科病区,当日住院病人也达到20多个。“骨科是医院的强势专科,曾因老院区设施陈旧,之前每日收治患者最多十来个,业务发展受限。这次被托管后,骨科再次被确定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崭新的医疗设备、先进的技术与舒适的诊疗环境,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已有9年医院工作经验的当日值班医生尚磊感慨颇深。

  自2024年12月1日挂牌运营以来,高新区分院在市中心医院的帮扶下,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策略,致力于建设以慢性病管理、康复、老年病医院为特色的专科化分院,实现了门诊就诊率、住院入住率及整体运营指数的快速增长,持续跑出低谷隆起的“加速度”。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设备和贴心的服务,高新区分院已逐渐成为中心城区北部片区公认的医疗中心,赢得不少患者的信赖与认可。

  与市中心医院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是高新区分院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托地处大学城的人口资源优势,我们将逐步构建高校医学服务中心,承担校园医疗、健康体检、心理咨询服务等职能。同时,持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风险防控,全方位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王飞说,“立足更好服务周边县市,市中心医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与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急救中心也将在这里设点,这意味着在紧急关头,临猗、万荣、稷山、河津等部分县市的患者将能第一时间得到更加高效、专业的急救治疗。”(杨红义 柴瑜竟)